这几天看到一个现象,在各类安卓市场的手机通讯拦截软件中多达3600种,大的如360卫士、LBE、来电通等数千万上亿的安装量,小到数千安装,几乎累计数亿安装量。看起来对于来电拦截和短信拦截是一个相当刚需的需求,还不算ROM自带的各个OS自带的拦截功能,累加应该有4亿次安装量。看起来中国市场对于通讯拦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
而国外市场,我看了Google Play,苹果APPstore这类软件就相对少了很多很多。尤其是面向非中国用户市场的APP,那是为什么嘞?
这个数据反向思考,我觉得有这个几个问题:
1 国内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多
2 国内的手机联系方式相对松散,相对私密的联系方式可能会被很多非强关系的人拥有。
这个现象其实也不难理解,在各种大小聚会上,各种公开活动或者会场中,见人就发名片索名片,试图通过这一线索去建立关系。
这样一种对待联系方式的方式---随意给,和获取联系方式的方式--当信息积累,最终并没有获得什么社交资源,更没有有效的促进商务合作的提升。
但是最终的结局可能是,有联系方式,没有联系。有联系方式没有关系。有关系没有信任。所以最后合作办事,基本还是靠人托人,靠请客送礼。
那么基于这样一个社交情调的社会,社交产品在构建你的产品秩序中对手机号如何看待,如果以手机号为身份的基点、关系的基点、信任的基点,这对于产品秩序的构造会有什么影响。
思考的问题:
1 手机号码在一个人的身份表达中到底有多重要
2 手机号码在对对方的识别中到底有多重要
3 手机号码在构建联系和构建信任中到底有多重要
今天的微信ID是否也在面临这种局面?
另外还有很多自动获取和同步通讯录的软件,哈斯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知道你们积累的数据--哈哈,用这么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你的通讯录被网络上拷贝了多少份吗?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