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跟软件的使用和交互是跟随场景随时随地的在变化、因此解决需求的也要随时变化。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更应该强调的是功能使用的场景化的设计。今天的设备各类传感器让场景化识别已经极大进步,使得用户需求的识别和场景识别不再单单依赖用户的手工输入,交互的便宜程度和效率获得极大提高。2015年04月26日发布于公众号
用户接入网络随时随地可以跟网络上的节点发生连接和数据交换。因此对于用户、用户场景特征、需求倾向以及解决方案的偏好都实时可用。你说网费贵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哈哈。
用户跟网络交互的时候,携带了很多隐藏条件,比如摄像头、GPS、加速传感器、麦克风、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红外传感,并且提供wifi和蓝牙、近场识别(NFC\ibeacon)支持等连接和数据交换技术,环境光感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终端跟网络交互的要素不再只是用户输入,丰富了许多,智能手机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集成通讯、计算、感知能力的便携式个人智能终端。最重要的是,还有更多传感器会被不停的加入,而这一切都会让智能终端--手机成为更智能的信息获取和探知数字世界的触手。
在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上,主要是通过手机浏览器访问视觉适配的界面wap or PAD 版本,所能带入的信息,除了终端特征、地域之外,就是输入和请求的url特征(有没有做过应对运营商把ua过滤掉的产品策略的同学?举个手)。靠运营商push、手工输入或者浏览器预置网址导航。---值得注意的是在PC时代的hao123模式独立网址导航品牌模式,毫无用武之地,而手机浏览器自带网址导航的还是非常火爆的。
这个阶段,服务商对用户的需求识别还是靠输入,靠请求的串的特征。虽然这个输入问题,后来在语音识别上有长足进步,但是始终无法达到普及型应用的形态,原因你也懂得,异地同学说方言,你都不懂,计算机为啥就能懂呢。所以语音识别这货,遇到中国这样的复杂市场,仅一个河南就十几种不同口音和方言习惯,工业化进程和应用的普及效率可想一般,虽然学术上已识别标准普通话准确翻译文字识别率超过90%。
这个阶段,讨论手机端产品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屏幕小,展示效率低,随着这几年手机屏幕不断增大,展示渐渐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输入也逐渐由各种输入法、语音甚至加入传感器其他识别属性的增强,手机作为接入网络的终端,在用户参与到互联网的进程中,已经极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门槛。但是移动产品的设计和业态的进化,还处于 PC 移动过渡进程中,而这些移动特性的发挥上,显然没有使用的足够充分。还有就是网费了,移动上网的费用,比家用宽带上网费用高出太多了,如果拉平...,你想想...从业者是不是做梦都得乐。
所以,今天讨论的是,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如果能做好场景化识别,以使用场景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将会极大提高人机交互输出的质量和效率,也将极大提高产品的用户可感知体验。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网络、终端在用户特征和需求特征的识别上有很多先天的优势。
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常说,人机交互中,输入是上帝洞察人类欲望的窗口,当你彼时彼刻想要了解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在搜索引擎的输入框里输入你想要搜索的东西的关键词。而这一特征,在移动时代,这一被叠加了时间空间等此刻场景这一重要属性:此时此刻(我想、我需要、我能够...),我在(who ,where),如果充分叠加这些信息进入需求的分析,其实所能迭代的信息用户需求的表达变得更丰富、更细腻、更接近准确。如果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基于这样一些信息,用户的识别、用户的意图识别讲更加有序有效,而且用户的意愿表达也将能更准确被识别。
当然在产品设计中,这一特征叠加的模型,肯定还是跟用户使用场景识别有关系,以使用场景为中心的设计和产品策略,将会极大释放移动优势.
典型场景就是,启动打车软件,你按着叫车按键的时候,这一特征描述更为准确相近。无论是滴滴、快的录音描述你此刻需求,还是uber启动点一下即可,完全靠软件自己识别。在移动互联时代需求的精细化分解,并不断提供足够垂直,完整的解决方案,已经是不争的趋势。
而试图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的,各种需求和场景都cover的,其解决效率和产品架构的复杂性就可想而知,移动互联网场景下需要航母吗?晦涩是吧,看看微博,看看正在奔向这条路的微信。本人表态悲观,移动互联网的航母可能只有桌面或者叫launcher。
我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超级 APP 从目前的观察和体验来看整合复杂场景、多场景难度比较大。有三点:
1 用户对功能和价值的认知一定是线性关联的,很难能记住一个 APP有 X 多个子功能,即能干这个又能干那个。通常会记得某一个 app 解决某一类问题。
2 超级 app 层面,对于功能分割和分类导航的设计实在难于符合众人之口味,所以,微信的很多用户除了聊天和收发消息之外,确实不知道微信还有那么多原生 feature、甚至还有很多公众号、服务号。诚实的讲,微信的产品架构模型的设计确实够开放够灵活,够大众化了,即使这样也难以摆脱超级 APP难用的命运。
3 在更微观层面,一个更细致的更能的交互体验和信息架构,比较难做到体验的机制,这点还是得拿微信举例子,微信的红包、微信的漂流瓶、摇一摇几乎交互体验和信息架构上都跟微信本身不一样,如果非要说一样,那就只有两个字一样,就是“简单”。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更应该强调的是功能使用的场景化的设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清晰的场景定义。场景到底是场合?还是某种需求对应发生的情景。当然都有可能,但是最容易理解和最能被广泛认知的应该是后者。换句话说,场景对应的是场合下特定的需求后者玩法,前者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而后者是一种趣味性或者娱乐性。
2 功能都是以我为中心,其一是,信息的私密性和由此引发的对安全感的诉求;其二是,个性化。这个个性化即强调的是横向个性化,即横向比较不同,更强调的是垂直个性化,即符合我个人特性的个性化。
3 功能的使用场景切分,都是以此时此刻的我“想”为出发点。这点相对比较难搞,除非产品定义本身就是功能极其聚焦,所以从这个维度对于用户意愿的区分度就非常明显,否则,对于“我”“想”这两件事匹配的模型需要相当的数据积累和计算。
4 功能反馈的效率除了给出确定性之外,更多的是能够带来问题解决的系统解决方案。这一点是比较难的。曾经在搜索引擎的系统上我们试验过,基于需求解决方案的垂直化系统的嵌入。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垂直需求的解决,往往是从线上到线下,要完成比特海对原子大陆的穿越,否则就只能流于信息服务提供商,上下游体验完全游离于系统之外。所以垂直需求解决就是需要一个领域一个方向的死磕。
5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用你的某个功能,而这个场景用户的使用和体验是不是足够简单和纯粹,
比如微信红包,他还真不是发红包,而是移动支付的最便捷的通道,他的使用场景也不是发红包,而是各种基于资金流转的游戏,甚至赌博。
而摇一摇是否真的能跟看电视关联起来?摇一摇换台、摇一摇参与跟电视的多屏互动。这是不是只有春节时候热闹一下而还是后续需要更大的进化来实现。(这篇帖子确实是春节后写的,但是一直没有发出来,确实没有整理好,但是明显能看出来现在跟各大热门节目的运营,多方互动的模式还是很不错的)(2013年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扫一扫二维码才是多屏互动的连接技术)。
所以在基于场景识别的功能规划和交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场景,把使用场景中最公共的部分抽离出来(场景识别、场景交互、数据交换、场景反馈),用产品和技术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场景化应用更好地表达。
其实对于用户使用场景识别,在很多产品设计中,都有体现,也基本都极大提升产品交互体验,
举栗子,
1 百度地图导航,曾经有一个导航界面投射挡风玻璃的设计,使得在夜间驾驶,导航有很不错的体验。
2 手机qq中,曾可以打开摄像头作为聊天和消息列表的背景,这是一种典型的功能设计。在走路过程中,防撞树。
3 mac上的airdrop,只要你启动,就能跟相关设备进行文件交换。移动时代的 m2m 识别技术,也是更有趣更值得研究的方向。比如目前的基于定位的云端识别、基于AP的识别、二维码的识别、airkiss协议等等,都有不错的进展和体验,这都是基于物理的识别,但是基于场景的识别,相信还有很多的解决方案,进化的空间还是有很多。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