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日志
纪录我们在网路上奔波的历程!
  • »新帖子
  • 从只能“赞”开始---谈产品设计中的正能量2014年01月10日
  • 移动IM和移动社交2013年10月28日
  • 以产品经理视角看问题2014年01月16日
  • 关于搜索体验三点感悟及畅想 2014年02月10日
  • 搜索引擎的发展和再认识浅析2014-01-14
  • 信息价值与判断的思考2014-02-16
  • 利用网络搜索和常识识别虚假信息几个方法2014年01月23日
  • 哈斯谈论自媒体和传媒精神2014年01月24日
  • 怎么看问题决定你有什么收获2014年01月18日
  • 哈斯说IT圈的事儿6月6日,2013年06月07日

  • Reward hasiblog
    掀过的那一篇的精彩---回顾我的2013年收获-2014年01月01日-哈斯日志
    掀过的那一篇的精彩---回顾我的2013年收获-2014年01月01日
    星期日, 三月 26, 2017
    站在2014的年头回首,过去的一年是诸多变化,外在的内在的、显性的、隐形的,无论如何,时间都推着我走到了今天,站在了这里。

    虽然很俗套,尤其是这几天被总结展望刷爆朋友圈的局面下,但是通过这种仪式感的举措,自省自励,希望能通过从操作总结,再到抽象思考和方法,这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围绕2013年总结,我主要就总结我的工作思考和自媒体吧。

    首先,我很感激过去一年中、在工作中各种打交道的同事朋友们,因为之前的信任和欣赏我们走到了一起,而且通过我们的协作和努力我们取得了能力所及的成绩。

    但是这段经历对我最大的收益则来自于对职场的认知和教训

    此我之前团队相比,以前一直都是作为年轻的follower,再加上团队的领导正直、靠谱,所以几乎没有担心过职场的各种问题。甚至不甚上心职场的基本秩序和规则。认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是想尽办法彰显管理的权威、位置的作用以及对帽子的馋涎。---这会是很多人的追求,进而导致职场的不平衡。【限于我签过那个小纸条,所以不便说我司大名和具体工作和管理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时间会揭开一切,关心的人都等等吧】

    然后现实职场中,尤其是IT公司,定义各负其责简直就是扯淡,即使能定义其作为你也不能定义其结果符合预期程度。所以在所谓知识经济时代,职场第一要务是聚拢团队的斗志和士气、定义统一认可的目标和方法,然后才是灵活的管理和成员主动性的发挥,项目制的运作和计划管理。

    做为主导者,你又该如何构建团队的信任模型、信息沟通和决策机制,以及权饼分配。作为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你该如何制定规则,去施于影响,能释放阳光、产生正能量。没有抱怨、去除负能量,有任何问题都是可以沟通协作解决,而不是抱怨、等待和冷眼旁观。

    如果一个团队能形成以称赞和欣赏为基础的团队文化,这就是我们作为创业团队最需要的。这是我一直都在尝试和构建的团队模型,每个人都有基础工作+兴趣部分工作,然后各自根据岗位不同占不同权重。在一个团队里,希望每个人都能切实获得进步和成长,这比仅仅手头那点薪水更有价值。所以创业的主导者们,千万别陷入误区,就是给你发了还不错的薪水,就得当“劳力”使唤,而不去发挥和压榨他的智慧,而后者才更有价值,是战友和伙伴才会付出的。

    其二,是自媒体部分这一年的感触颇多。周末请WeMedia团队吃了个饭,表示了感激,同时向他们学习取经,他们在探索和尝试让这些能有些写字和思考能力的人,在自媒体生态圈里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未来基于互动互联导致的个人能力和品牌的释放,一切连接关系都将重新构建,这将带来的组织关系和协作关系的重构,这才是影响一切的根本。找他们取经,学到了很多。

    既然总结自媒体,就从时间线来看吧。我是从2002年开始偶尔写点文字,如果这算自媒体的话。最早在Donews、Blogchina等多处有专栏,写写我自己的产品技术的认知,写写我自己对行业企业的理解,一方面是自我学习和提升,另一方面确实能获得很多的回应和PK,这个过程是一个能获得更好学习和长进。

    再后来通过blogger.com编辑和托管文章,通过webftp远程发布我个人的博客上loverty.org,后来因为个人网站备案问题,09年前后哈斯日志访问一直不稳定、有问题。不愿意去拍照备案,就把日志托管到blogspot.com,国内就不能访问了,只能靠rss全文输出给订阅者。当时平均每天访问量只有一天三四千次(现在blogger上每天还有两三百次访问,已经从2010年至今没有更新),当时rss feed当时有五六千的订阅量。

    哈斯日志主要还是以原创为主,后台文章1120篇,粗略估计50万字还是有的。这个时候小自豪了一下。

    在这段哈斯日志的经历中,有很多的收获,04年对hidden web的研究、06年对google base的研究、07年对虚假信息的研究、包括百科知道的专业化运营等,这些后续都在相应的产品和业务中获得具体的试验和实施。这期间有几篇稿子被大老板转到过PMLeader邮件组、也有稿子被简单杂志采用,赚了点稿费(:所以我还是为自己自豪一下。

    我从13年3月份开始,在微信公众帐号上重启哈斯日志,主阵地就是微信,至今原创稿件131篇,而且因为这些稿件结式了各个层面的新朋友,也因为这些文章,跟大量哈斯的朋友们对话,启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学习。也赚了一点稿费。

    我的原则是不熟悉不乱点评评价,只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和企业。角度不同价值评判就不同,多元的包容和理解。同时也因为这些写作,逐步了解媒体、公关的等相关领域的一些秩序和规则,也见识了一些人。

    ------
    下为哈斯参加征文的原文】:

    大互联的基础上,互联技术、信息交换标准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支撑,内容创造的成本和门槛被大幅度降低,传统的信息交换、知识交流获得了一次更大更彻底的释放。原来写作、发表自己的思想,是记者、专家、作家,那些高大上的人的专利。而互联网的到来,尤其是,Web互动技术,博客微博论坛、自媒体平台等,让参与者发声更容易。

    从早期的论坛UGC模式、到后来业界宣扬的web2.0博客、空间的模式,再到移动互联网上,微信公众帐号、搜狐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和消费不再是一个单向关系,内容的价值和生产者相关,更和消费者相关,信息的阅读者可以直接便利地和信息的发布者沟通互动,互动产生内容、自主表达思想和看法。信息的生产不再是一维的发布,阅读者受益,而是双向的,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均通过这种形式获得收获。内容的消费和内容的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交融一体。

    我在上篇文章【回复“2013”可获取全文推送】,提到过我写博客和维护哈斯日志公众帐号的一些渊源和思考,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让我通过互动和对我自己的想法的描述分享,产生了很多跟内容相关的人和人的连接,结识了很多相似或者相关的人,更让我从跟订阅者的互动中产生的进化和提升。

    而移动互联,让连接无处不再、让信息与沟通随身相伴的时候,基于互联互动导致的个人能力、偏好和个人品牌的释放,重新定义了媒体形态。参与即媒体、互动就是传播,一切连接关系都将重新构建,这将带来的组织关系和协作关系的重构,这才是影响一切的根本,才是移动互联摧枯拉朽的本源。

    因此,从这个角度,也代表了我对自媒体的认识和看法。自媒体,首先是“自”,是“我”,我自己的看法、观点、意见,我自己的态度、经历和趣味,这不仅是作者的,而且是读者的,这是个双向选择,是相互吸引的要素。其次才是媒体,媒体是通路、是传播、是到达,是影响力。互联网基础技术定义的内容的无限复制,而产品形态则定义了有节制可控的传播,如搜索,微博、微信,这两者的无限拟合,将成就自媒体的无限可能。所以对于有些公关公司只把自媒体当传播媒介的做法,略表感叹。

    自媒体还让过去对于作者的一种仰望态的存在,变成了,以“我”为中心,构建我和信息、和信息相关的人建立连接通道成为可能。凸显自我,让个体魅力绽放,这是我的对自媒体的诠释,也是我对移动互联时代,个体能力的再次大释放、大彰显的一种期待。在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我觉得微信公众帐号的slogan很好的诠释了这一概念。

    我起初坚持写东西,是因为高考我的语文竟然考了350分(我们高考时候是采用标准分),让平时语文成绩还可以的我信心颇受打击,所以采用一种极端主义的方式就是逼自己不断写,不断历练。但是后来慢慢通过写东西,发现对我个人的思考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好的提升,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哈斯日志一直坚持原创,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认知、知识管理、创业、o2o等方面,写写我自己的产品技术的认知,写写我自己对行业企业的理解,写写我对团队、创业、创新的思考和事件,一方面是自我学习和提升,另一方面确实能获得很多的回应和PK,这个过程是一个能获得更好学习和长进。但是哈斯的文章一直很严肃,总是在探讨产品技术上看不见的一面,无疑会导致知音甚少,但是这一面从我的认知、经历里,它确实是具体工作和方法的指导。所以,之前在搜索引擎搜索产品领域谈到的一些想法和研究,被工业领域实践,在产品里体现出来,并且我自己也作为一个受益者,无疑是十分开心,很有成就感。当然,未来,我也希望我能有趣些活泛些,即使在表达严肃内容的时候,也能有更多的愉悦。

    2013年3月份,我开始维护微信公众帐号哈斯日志数百篇文章。但是期收益远远不止这些:
    通过哈斯日志我遇到了多个行业合作伙伴,并且达成了合作。
    而且也亦很多朋友在职业上困惑,我们互相探讨。
    更有产品经理朋友探讨和分享他们的工作的苦与乐、困惑与追求,见证了很多朋友的开心伤心与成长。
    甚至某司高层要求新产品发布要哈斯日志来分析评论一下。
    ......
    这与我而言,与哈斯和他的朋友们【我的微信公共号订阅者互动微信群】而言,是我们的共同经历和收获。跟很多朋友交流的时候,总是担心,分享太多东西出来,自己的价值就会被稀释,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见解的人,自信你还是要有的,你的分享会上你更有价值。
    This Written at 三月 26, 2017 by loverty.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