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篇分别以来往和其他几个移动通讯或者社交社交产品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运营策略的分析,输入“社交”,可获得原文推送。在移动社交上,IM于社交驱动的产品互相浸淫互相渗透,是用户行为和社交需求的必然,没有人应该以孤岛存在,也没有人应该只为了加关注或者被关注而存在,社交应该是双向沟通的,与其在那边那边仰望,不如在这边比肩。这是那个产品的slogan的来着?哈哈
移动IM为什么有这么强的需求?都是移动通讯服务市场逼的。尤其是随着网络条件的便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求变的细腻、丰富。通讯需求中有大量的非即时沟通需求,而这个断点沟通、一对多沟通、多对多沟通便会衍生出更具体的产品需求。从用户体验角度看,只有通讯,则变成一种低频和工具型的玩法「输入“摇一摇”看玩张小龙解读口信的说法」,结局可能是某种特定情形启动。比如skype、viber这种软件。所以看到imo.im挣扎变化,很多朋友讨论说imo怎么变的这么繁复,不如以前纯粹干净好用,其实现在就可以理解了。
从IM到社交是一种必然,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
1 以一个人为中心的沟通联络、社交圈的形成与维护;
IM的核心是,这个人在真实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网络工具化镜像,保持联络、联系。虽然IM技术强调实时性,但IM相对于电话通话则又不那么实时,甚至是两端的沟通从时间维度上是很离散的。社会要素或者情感要素,另一种力量要求IM是断点联系,而且拉低互动的时效性。甚至通过心情、动态、签名这种简要、临时性表达,实现一对多的、不那么有针对性、不那么直接的沟通。「输入“商业模式”可以浏览此前关于互联网几大业态的分析,其中联络沟通是其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现在突然一个10几年前的同学,打电话过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TA是不是有啥事需要我帮忙,这是人的本性。而社交网络通讯上的沟通和联系,极大地弱化了这一认知,而且能尽可能地在平时没有很多直接联络的情感沟通得以延续和扩展。「当然也有纯情感联络的啊,只是从绝大多数来看。三四年前一个高一时候一个班的女生突然给我电话,我当时就以为是有啥事,很意外也很谨慎的说话,后来人家没啥事,只是突然得到我联系方式,电话问候一下。社会人的这种功利化的心理,真可悲。」
另一种,个人信息发布,个人形象展示。在这个层面,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在做这件事,客观上你已经在做,而且可能被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求助招聘中,拿到一个人,会去搜索或者看看TA的微博。
做为你网络社交的起点,你的接入和你的信息发布,将会从技术上基于关系和基于主题建立各种不同的连接,显性化的连接就是你的周围,隐形的就是你潜在的可能回连接者或者现实关系迁移到网络上以后,对你网络身份的确认和了解。
2 以群组属性的人群聚合的沟通。基于地域、空间、基于兴趣偏好,基于职业的、基于资源分享的等,任何的共同特征都可以成为人群扎堆的动因,人群扎堆以后都会干什么?聊天、发帖、共享资源、起哄、组织活动、结识人脉,把这一系列的抽象穷举以后,你发现这不就是贴吧或者QQ群的复合么?
在群组社交行为中,核心驱动力是这个圈子跟我有关系并且有东西能吸引我,比如有趣,比如有用,否则这群人不会扎堆。以web群组的贴吧,和IM群组的QQ空间对比,你会发现,前者更容易产生内容,而后者更容易产生关系和资源共享。
而群组社交中,点对点的沟通也是一种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群组、社群更容易产生社交、产生分享,无论从内容还是资源,最终因为这一纽带而使两个ID建立了联系,又形成沟通。概而括之,无论从PC主导的上网行为中,还是mobile主导的上网行为中,即时通讯产生社交是必然而且自然而然,社交是否需要即时通讯工具?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社交中的通讯的必然性
众所周知,linkedin至今也没有点对点即时通讯,所有的消息都是通过系统消息通知、email流转。当然因为其商业模式的缘故,直接点对点沟通会,但是有无需求,如果用这个产品的人,应该都由自己的认识。facebook早期是没有IM的,后来也加上了。我之前两篇提到的若干软件中,尤其是以社交为主题的,似乎就没有没通讯功能的,每个软件都又自己的IM模块或者类IM功能。
在社交中软件中,即时通讯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帮助用户建立信任,即对方是活人而且会说人话。如果你消息发送方一直是静止状态,你都没法判断他是不是一个fake ID。
但是一个社交态的产品,对IM需求到底有多强烈、需要其功能繁简到什么程度可用够用,甚至是否可以用外挂到其他IM中去?这是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移动应用的社交化,社交的平台化
在PC互联网时代,网络以信息内容为中心,内容传播为目标,从15年前的第一代互联网门户产品至今,网站的核心都是经营注意力流,通过为网站或内容输送的"注意力流"来生存。这一时期的产品的主要特征和价值导向是,信息的产生、传播,所以产品技术上,不断归纳和分解的特征是主题化、内容化和传播,此时产品设计和产品策略的数据的特征是围绕统计意义的群体化特征。
移动互联时代以个人为中心,移动设备做为自己在网络世界的虚拟身份存在,而人的诉求远不止信息的发布和浏览这么单调,以社交态形成的人与人的相遇相交成为基础需求。中秋节前我回了一趟三门峡,观察、体验各地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的使用,当时发了个感慨“低估了移动互联网对的颠覆性和速度”,当时,有这么几个角度的一些考虑,
其一移动互联网的人群和互联网的重合度较高,也有很多人的互联网应用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是分离的。
其二移动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的覆盖度比较高。
其三,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于个性化功能差异的支撑力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其四,传统的需求分析、价值分析、服务付费模型在这一领域,跟用户使用实际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移动用户对于个体体验差异服务的比例较高。
其五,对社交的隐形需求强烈。
在移动应用中,移动社交应用选择并不比工具应用选择弱,社交成为应用、甚至工具内的一种必然存在形态,通过应用选择形成社交用户选择和屏蔽,通过应用或者工具内在的逻辑,建立社交沟通和交互。比如典型的同步推的也在使用某个应用的好友、快播雷达可以获取其他用户谁在看什么片子、比如百度手机助手的无流量分享应用给附近的人等,社交态变的更拟真,更接近于真实社会人与人的相遇和相交。
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
那人们使用移动社交应用的目的是什么,从价值传递是显性的因素看,社交文化是直接动力,微信从最初导入通讯录可以直接通信、发消息,到后来加入大量的陌生关系建立,输入“摇一摇”可浏览张小龙解读微信产品设计中,时不时透露出来的以性、陌生人社交为诱饵的功能、社区气息,种种孤独者突破压抑的种种暗示。
驱使人使社交应用,根本是由使用者的体验,强关系所关注的连接和与弱关系所感受交往体验的往往是不同侧面的。作为社交机会的参与者,自己的体验才是参与和频繁启动移动应用的因由。体验由两部分构成,即价值和感受,价值通过功能、消费成本和收益来描述,感受则通过视觉、交互、文化以及品牌感染来形成。
陌生人是移动社交快速聚拢人群的直接方法,所以来往、易信其实启动阶段都是这么玩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纯社交应用,以交友,结交陌生人为目的的移动社交往往缺乏持久的增长力和活跃度。微信群则是可靠的二度三度人脉拓展产品形式。所以微信的从熟人社交的逐步延伸,则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持续地驱动了账户的成长,也推动的社交应用本身的快速成长和平台化。
现在我们能看到微博、陌陌、遇见等逐渐在推绑定通讯录,去构建熟人社交关系。由熟人关系网陌生人连接的延展,到由陌生人关系往熟人关系的进化,这是社交网络绕不开的两种模型,而者两种模型之于平台的价值又是完全不同的。QQ空间最近关于社交网络的数据研究现实,一条说说发布的消息平均可以影响到98个人,而真实网络社交形成的推荐和引导,人往往更相信自己更熟悉或者更亲密的5~10个人,这里边关于身份和关系的识别,信任的传递、权威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应用的交互体验。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