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产品创新或者产品实施的手段,越来越关注体验,也就是说以结果导向,反推商业构造。所有的商业构建,都是重建利益分配机制。你在哪里,你打算在哪里,机会和可能性在哪里?找到你自己,世界才能找到你!2014-06-08发布于哈斯日志公众号
前天一个相熟多年的朋友,跟我聊起来近期的迷茫,微信的失控、线下慌乱、线上的无措,到处都是机会却又无从下手,末了,说要我2012年在某新闻网站座谈会的演讲PPT。这个PPT开篇如题图,就是讲过去20年来,中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史上(我个人经历了其中15年),从产品态、技术态的演进以及这个演进中驱动力、规律和特征。输入商业模式,可以看看[哈斯日志:hasiblog]此前对这一点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逆向思考,这是我经常审视自己和自我修炼的的思路和方法,当我沉浸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通常会有另一个我会跳出现场,审视、批判和挑战现实的表达。这篇文章,我们回溯过去的脚印,试图找到产品和商业构造的内在特征。
通常我们在看一个产品的时候,总是说你这个产品在解决什么问题、你这个产品定位、你的用户群、你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而很多回答要么把产品工具化、要么概念化,前者想想空间有限,但是接地气。后者想像空间,但像科幻片,做不出个一二三四,谁都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前者不用举例,很多产品都是这样。后者,可以想见当年的Google、twitter、百度贴吧、QQ群创始之初都面临这个问题。
我并不是说产品定位不要考虑,也不是说你的用户群你不需要定义。而是,首先你的产品存在有没有独特性,即独特价值,如果有,如何让这个独特价值和体验有更好的自成长。[罗嗦一下,这里的价值和体验是两个层级的东西,首先价值是体验的载体,其实价值通过体验了实现和表达。两者缺其一,都有遗憾,但是显然只要有价值,就一定“是金子总要发光的”,需要时间机遇来来打磨,哈斯日志的早期产品经理系列对这个话题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然后你要找到基于这一模式的爆发点和应用场景。这一点如2004年的超级女生之于百度贴吧、亦如08年前后东方财富的股吧。没有大的环境和趋势、以及产品周围相关竞品的缺陷的痛击,这些产品也一样是无法冒出来,成就其领袖地位。
那同样,只要你清楚自己的产品和业务的核心价值,以及你能区别与其他产品(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的特征是什么,基于这一点,你应该怎么去精准挖掘、不断深挖、并构建起竞争围栏,等待时机、或者通过运营和市场手段“点炮”,亦如约炮之于陌陌,哈哈,远在某海外旅游地都有数百位美女齐恭候。
从产品和技术、商业模式演变来看,过去15年,我们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今天,我们看到是这样的,而从事理上,我们在彼时是不知道会是这样,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我们总在基于自我的认知和资源、思考、执行力在推动我们想做的事情往前走。如果王兴预知一个校内可以支撑独立上市,估计无论如何也不会轻言放弃。当然,如果你过早进入一个产品生命周期里,你必然经历一段痛苦的煎熬和蛰伏。
如果你恰如其份生逢其时,快速成长则是第一要务,成长速度和成长策略,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可能性。比其他竞品长得快、自己又能支撑业务有效的沉淀、繁衍,构建起自己的业务生态体系,方式被巨头靠资源优势“偷袭”或“霸占”。
摩根的另一份PPT,从这个角度解读了,技术和业务演变的关系、产品态和业务态的演变,
显然,我们都活在大趋势里,包括至今被近些年来 创新的巨匠“乔布斯”乔老爷,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初这10年,显然后者才更有条件实现其梦想。所以,你的产品体验、梦想除了跟你的眼光、胸怀有关之外,还跟技术格局有密切的关系。
你的产品定位、设计和产品市场策略,到商业构造,跟这一切紧密相关,而不能离开这些孤零零地存在于你的想象世界的。
从产品创新和技术格局的区间分割来看,近年来,产品和商业创新越来越多地初现在交叉区域。这种交叉领域往往由两个原因导致,
其一,我们的创新或者产品实施的手段,越来越关注体验,也就是说以结果导向,反推商业构造。在实施体验表达的过程中,优势集成和分工合作越来越明确,也就是大趋势上的分工更精细、节点更专注。但是体验关乎用户感受,而价值才关注用户黏度和留存。这一点“产品经理”系列有较多描述。
其二,交叉区域的体验和价值的灰色地带,有利于构建价值重新分配的机制。说白了所有的商业构建,都是重建利益分配机制。而大公司往往由于决策惯性、以及缺乏更精细经营的价值观,或者看不到眼的小利益等,错失这些机会和可能性。
你在哪里,你打算在哪里,机会和可能性在哪里?
找到你自己,世界才能找到你!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