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到底是以产品驱动,创新则不是。创业目标是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用户覆盖和商业能力,这里可能有技术优势、有创新优势、有体验优势,说到底还是以产品和技术驱动,实现技术的边际成本收益最大化。
(哈斯日志分享:创新是如何发生的)
谈起这个话题的因由,是最近遇到很多创业的朋友,他们在技术有一定的见地和创新能力,所以就拿着锤子找钉子,约摸这个技术将来能如何如何光辉伟大,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我们拉长三五年区间,似乎技术演进和迭代步伐一直非常清晰的,基本逻辑就是每项技术创新或者伟大的发现都有自己的边界,在这个边界之内,确实可以做到价值最大化,而试图解决当前技术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是困难重重且未必能解决的好。
创新则不是这样,而是通过各种已有理念方法mix、各种新特征、新资源发现去实现某个种东西的demo、可行性。
而创业则对创新要求确定性可工程化,且效率要更好、效果要更好、成效比要优于原来的方式。目前AI创业各种爆雷和泡泡,基本深刻的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就这个问题,还原到真实的创业场景里,以我自己做的若干个创业项目和N多创新产品的视角来看,我有几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交流:
如果能找到最大化产品用户覆盖和商业能力,我觉得当然是最理想的。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存在,用户价值为主要驱动力的产品,通常情况下,其商业能力通常都要经过若干次尝试、迭代,并且形成标准化扩张能力。
但是,根本问题在于用户规模足够大就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的事。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产品的用户一定是一个大规模的用户群体集合的子集,而这个子集最终能做到什么体量、阶段能做到什么体量、会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这个核心驱动力、价值和体验差异在这个阶段的市场环境竞争中是否有对比优势。而且,市场竞争最奇妙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会有新的变量(新产品新企业)和因子(老产品的新技能)参与进来产生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可控的变量。
在产品能力迭代和升级的过程中,通常对技术的诉求不断叠加升级,其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收益其实并不能很好找到平衡点,往往是有愿景和使命感的创始团队,才能从这个角度找到持续投入成本的动力、并愿意为之不断维持基础技术研发、产品化研发上平衡,找到叠加放大的机会和可能性。
这一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基础技术能力的壁垒化竞争力,基于这一点,又可以横向水平扩展,找到更多的产品承载和转化技术能力,增加产品变现和业务系统的持续增长潜力。
一旦当边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收益超过目前市场主流技术、产品的效果,必然形成碾压性优势。
第二个角度,其实一开始出发点就是找杠杆支点,这个支点是通过技术要素的叠加,能够充分表达市场价值的各种创新和尝试,可能每个产品化的用户都是子集,但是这个子集会在产品提供价值的过程中,不断会迭加更好的市场和价值反馈。市场价值反馈又往往跟成效比平衡是个正相关要素,当市场价值增大其收益就会增大、成效比会无线接近平衡点。一旦超过平衡点,就需要找到新的市场价值增长点,去扩大成效比的边际效用,而这一点则是不断把企业推向无线游戏的模式。这是IT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传统的生产制造是非常不同的。
跟一个老朋友聊了这个问题,做一个产品驱动型的区块链项目,让区块链技术惠及更大规模的受众。核心诉求点之一是“能用别人的技术、能用别人 的产品的地方就充分使用开放技术和开源能力,去做产品化,获取产品的市场反馈”。这个逻辑貌似没有毛病,但是核心的问题是,现在的区块链项目在应用上、在商业上除了发币似乎没有找到更好的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项目。于是就尝试做贴吧—发帖给代币,steamit、币乎这类,尝试做钱包、做交易所,除了做链,其他的应用端、社区形态都尝试了,增长上一直不见起色、也没有找到那种所谓杀手级产品化的切入点。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公共基础技术并没有到充分到可以产品市场化,试图通过低成本策略介入市场化,这个阶段,这一特殊性,导致的结果就是看起来能拼凑出一堆产品,但是每个产品内在驱动因素都要依赖底层通用公共基础技术,而这种基础技术的通用、抽象和应用不完全匹配业务场景,就只能在体验上打折,甚至体验上有很大逻辑不自洽,这是一个可怕的情况。
如果非要一个判断一个基础技术到底什么程度适合产品化,其实我觉得以下几点,
其一,应用了这个技术,产品比市场类似产品的同样价值和体验优势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而且竞争优势会随着规模和时间加大。整体体验价值评估上至少比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要好。
其二,从替换成本讲,能明显兼容老体验和老习惯,且替换成本足够低,能构成对大部分用户的迁移吸引。
从这个角度看,需要支撑的底层技术能力到底多少是公共开源、多少是自研、每个技术能力点都要支撑到什么程度,这是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感,真实地依赖用户端使用、行为反馈的结果来判断。
其三,如果是试图做一个完全全新的市面上并不存在的产品,那他也一定有这个需求的满足在你的产品出来之前是怎么完成的,在这一点依然去对比体验价值差异和转换成本,足以找到撬动增长的支点。
其四,做这种创新型项目,打特定市场的特定需求,确实区分清楚几个关键概念,做细分市场人群的公共需求,而且刚性够、频度够、能形成网络效应,因为规模导致体验和价值倍增,小众即大众。如果是小众细分市场的特殊需求,频度不高,这就要细看这个东西的roi了。如果价值承载和利益分配上合情合理。要做到小众往大众上进化,人群的相似性和相关性是切入的承载点,也是不驱动力,要设计好这个环节的驱动机制。
其实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产品化、商业价值的承载,核心点都是成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