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日志
纪录我们在网路上奔波的历程!
  • »新帖子
  • AI搜索引擎的兴起:挑战与机遇
  • 系统3:扩展和增强人类决策能力的关键
  • 决策增强与智能知识管理:人脑的第三个系统
  • 知识管理的算法
  • 信息知识管理技能
  • 碎片化阅读、海量信息时代的轻量级知识管理
  • 俞军和他的产品经理课
  • 为什么我们都对搜索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
  • 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头条不做搜索做什么
  • 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

  • Reward hasiblog
    创新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抽象的到文化、逻辑和符号角度,看他们是怎么互相发生作用的
    星期二, 十月 08, 2019

    创业创新的发生机制的思考

     loverty 哈斯日志  8月19日


    创业到底是以产品驱动,创新则不是。创业目标是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用户覆盖和商业能力,这里可能有技术优势、有创新优势、有体验优势,说到底还是以产品和技术驱动,实现技术的边际成本收益最大化。

    (哈斯日志分享:创新是如何发生的)

    谈起这个话题的因由,是最近遇到很多创业的朋友,他们在技术有一定的见地和创新能力,所以就拿着锤子找钉子,约摸这个技术将来能如何如何光辉伟大,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我们拉长三五年区间,似乎技术演进和迭代步伐一直非常清晰的,基本逻辑就是每项技术创新或者伟大的发现都有自己的边界,在这个边界之内,确实可以做到价值最大化,而试图解决当前技术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是困难重重且未必能解决的好。

    创新则不是这样,而是通过各种已有理念方法mix、各种新特征、新资源发现去实现某个种东西的demo、可行性。

    而创业则对创新要求确定性可工程化,且效率要更好、效果要更好、成效比要优于原来的方式。目前AI创业各种爆雷和泡泡,基本深刻的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就这个问题,还原到真实的创业场景里,以我自己做的若干个创业项目和N多创新产品的视角来看,我有几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交流:

    如果能找到最大化产品用户覆盖和商业能力,我觉得当然是最理想的。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存在,用户价值为主要驱动力的产品,通常情况下,其商业能力通常都要经过若干次尝试、迭代,并且形成标准化扩张能力。

    但是,根本问题在于用户规模足够大就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的事。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产品的用户一定是一个大规模的用户群体集合的子集,而这个子集最终能做到什么体量、阶段能做到什么体量、会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这个核心驱动力、价值和体验差异在这个阶段的市场环境竞争中是否有对比优势。而且,市场竞争最奇妙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会有新的变量(新产品新企业)和因子(老产品的新技能)参与进来产生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可控的变量。

    在产品能力迭代和升级的过程中,通常对技术的诉求不断叠加升级,其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收益其实并不能很好找到平衡点,往往是有愿景和使命感的创始团队,才能从这个角度找到持续投入成本的动力、并愿意为之不断维持基础技术研发、产品化研发上平衡,找到叠加放大的机会和可能性

    这一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基础技术能力的壁垒化竞争力,基于这一点,又可以横向水平扩展,找到更多的产品承载和转化技术能力,增加产品变现和业务系统的持续增长潜力。

    一旦当边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收益超过目前市场主流技术、产品的效果,必然形成碾压性优势。

    第二个角度,其实一开始出发点就是找杠杆支点,这个支点是通过技术要素的叠加,能够充分表达市场价值的各种创新和尝试,可能每个产品化的用户都是子集,但是这个子集会在产品提供价值的过程中,不断会迭加更好的市场和价值反馈。市场价值反馈又往往跟成效比平衡是个正相关要素,当市场价值增大其收益就会增大、成效比会无线接近平衡点。一旦超过平衡点,就需要找到新的市场价值增长点,去扩大成效比的边际效用,而这一点则是不断把企业推向无线游戏的模式。这是IT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传统的生产制造是非常不同的。

    跟一个老朋友聊了这个问题,做一个产品驱动型的区块链项目,让区块链技术惠及更大规模的受众。核心诉求点之一是“能用别人的技术、能用别人 的产品的地方就充分使用开放技术和开源能力,去做产品化,获取产品的市场反馈”。这个逻辑貌似没有毛病,但是核心的问题是,现在的区块链项目在应用上、在商业上除了发币似乎没有找到更好的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项目。于是就尝试做贴吧—发帖给代币,steamit、币乎这类,尝试做钱包、做交易所,除了做链,其他的应用端、社区形态都尝试了,增长上一直不见起色、也没有找到那种所谓杀手级产品化的切入点。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公共基础技术并没有到充分到可以产品市场化,试图通过低成本策略介入市场化,这个阶段,这一特殊性,导致的结果就是看起来能拼凑出一堆产品,但是每个产品内在驱动因素都要依赖底层通用公共基础技术,而这种基础技术的通用、抽象和应用不完全匹配业务场景,就只能在体验上打折,甚至体验上有很大逻辑不自洽,这是一个可怕的情况。

    如果非要一个判断一个基础技术到底什么程度适合产品化,其实我觉得以下几点,

    其一,应用了这个技术,产品比市场类似产品的同样价值和体验优势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而且竞争优势会随着规模和时间加大。整体体验价值评估上至少比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要好。

    其二,从替换成本讲,能明显兼容老体验和老习惯,且替换成本足够低,能构成对大部分用户的迁移吸引。

    从这个角度看,需要支撑的底层技术能力到底多少是公共开源、多少是自研、每个技术能力点都要支撑到什么程度,这是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感,真实地依赖用户端使用、行为反馈的结果来判断。

    其三,如果是试图做一个完全全新的市面上并不存在的产品,那他也一定有这个需求的满足在你的产品出来之前是怎么完成的,在这一点依然去对比体验价值差异和转换成本,足以找到撬动增长的支点。

    其四,做这种创新型项目,打特定市场的特定需求,确实区分清楚几个关键概念,做细分市场人群的公共需求,而且刚性够、频度够、能形成网络效应,因为规模导致体验和价值倍增,小众即大众。如果是小众细分市场的特殊需求,频度不高,这就要细看这个东西的roi了。如果价值承载和利益分配上合情合理。要做到小众往大众上进化,人群的相似性和相关性是切入的承载点,也是不驱动力,要设计好这个环节的驱动机制。

    其实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产品化、商业价值的承载,核心点都是成效比。

    标签: , , , , ,

    阅读《创新是怎么发生的,我们抽象的到文化、逻辑和符号角度,看他们是怎么互相发生作用的》更多内容...
    This Written at 十月 08, 2019 by loverty.   ,
    做一个搜索引擎这么难吗,为什么xxx还xxx?

    做一个搜索引擎这么难吗,为什么xxx还xxx?

     loverty 哈斯日志  7月24日 搜索引擎,内容产业,信息服务,商业模式
    最近老被问都这个问题,做个搜索引擎那么难么,为什么XXX还XXX,这里可以脑补若干细节,比如“为什么百度体验那么差还一家独大?”“为什么王小川那么厉害搜狗还是那么差”“为什么360进攻那么多年并没有撼动百度什么”如此等等....

    最彪悍的问法是,现在投资2亿美金能不能做出一个百度这样的搜索?我想说的是,你真会算账,作出那个样子不需要这么多钱,作出那个体验和效果,2亿美金是毛毛雨,你是不是觉得已经投了很多了,你想多了。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做好一个搜索产品,技术门槛已经很低了,这叫你能做出那个样子,但是做好一个搜索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产品市场价值、体验价值、商业和生态支撑能力各个角度来综合推动

    可以显见的是,搜搜神马搜狗360,依托自己的渠道入口流量来获取一定的搜索流量,也可以有一定的产品市场位置,但是基本上,无论是从技术、用户体验、商业模式,只能做到无穷逼近百度,无穷逼近,现实的结果就是客观上在为市场第一做市场拓展。品牌的劣势会让你的占尽优势的流量最后都转成了“比你体验好那么一丢丢的”市场第一品牌的流量源,从CNNIC的相关调查报告可以看到,搜索引擎的用户实际上规模在增长,而且百度的用户fu 该增速高于其他家,这个在2006~2011年期间的,一搜、搜搜、新浪爱问搜索这一点都表现的比较明显和清晰。

    当然,事实上,如果市场第一并不能保持与品牌和市场位置相匹配的体验、价值的贡献能力,自然也是不能承接,但是绝不会导致流量倒灌流回第二梯队,而是被市场上的新的体验供给者切走。

    第二梯队如果从产品体验、价值、业务形态和商业生态上,无限接近另一个产品、且始终是他的子集、或者是一个跟他互补的集合,尽管主观上他们说自己比更责任感、战略定力好、技术创新更多,但作为用户感受不到实际上也就没什么卵用,客观而言,从过去的信息贫乏、到后来的搜索引擎能够找到无穷尽的内容资讯,找到和占有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其实是2010年之前这个阶段体验的核心价值点,但是之后的这个阶段已经变了,无论第一梯队还是第二梯队,其实都没有找到好的体验、价值落地方式。

    这也是最近比较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你的产品的体验和价值落地的最佳点在哪里,这个点够不够大规模,尤其是toC产品,是不是一个这个需求方向上有足够扩张能力,你的产品的能力是否是有核心竞争优势,你想做到什么市场地位?

    其实只有做到领域第一,而且这种优势能随用户规模扩大不断叠加(不是累加,后者跟成本是线性增加关系),其生态影响力和搅动的能力也会超过市场平均水平。但是从生存态上看,其实是第二最舒服,享有同样的利润水平、却没有第一那么高的成本、那么招摇受关注,是一种典型的智猪博弈。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Google、百度这些年在搜索技术上的进化和表现,你会发现这可能是这代搜索引擎的技术红利和产品生命周期综合症的表现。

    原来搜索的tf-idf、超链分析/PR投票权重机制,到点击调权,到机器学习做相关性和质量判断、到引入用户点击模型的排序评价机制,所有做搜索的都是这样做的,算法公开的、算力钱说了算、数据就取决于原有的市场地位和对产品本质的理解,自然而然是强者愈强。

    而且,可以看到的是,这一搜索的技术体系,客观而言,都是基于互联网内容生态20年前的水准、状态建立的,比如网站就那么几十万、网页就那么几千万,算力上,一个所有的新内容进来一个建索引更新的周期是一个月,一个50G日志数据做统计分析需要6、7个小时。而今天规模已经到了两三千亿,使用的搜索引擎的用户规模也翻了几倍、人均使用次数更是翻了十几倍,从根本上需求和消费心里也在变化,以前是“看看有没有”--->“找到相关的”--->“找到体验好的”--->“解决特定问题(这一点跟场景密切相关)”。

    这里对排序机制、对内容评价的价值评价机制也是不断进化,与之对应的就是通过反作弊手段,不断打压价值评价不合理的点。但是这个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原来搜索引擎在基因级,内容value、相关性排序的机制,换句话说,原来的百度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依赖基础算法、技术、数据规模优势,一直在解决的这个问题,到后来的玩家,诸如神马、360等,利用系统性优势,只对局部用户经常访问或者新增内容做同样的处理,即可满足用户在绝大多数情况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的找的到的问题,其边际成本就大幅度下降。

    但是这个一切玩法,基本还是在原来的搜索引擎转移体系内玩,并没有创新和超越,因此并不能形成更有竞争优势的体验、进而构成流量迁移。

    搜索引擎产品、推荐引擎产品都是典型的具有网络效应,用户参与产品互动会让产品的迭代升级更好,比如搜索结果的检索扩展词、相关搜索词推荐,到2009年前后的搜索输入框suggestion提示,这是通过对点击率预测,推荐点击可能性更高的词的推荐引入搜索的尝试。这里会把搜索引擎跟搜索引擎并列体现,是因为搜索产品早就用推荐的逻辑在做局部体验优化

    如果在一个局部改良,其实这里还有很多可能,比如在搜索输入框的提示中引入非输入法逻辑的推荐词、比如在搜索结果rank机制中引入推荐排序的机制等。但是根本上都是在原有体验基础上,用技术创新、体验创新的优化,并不会超越原有产品体验和价值框架提供的体验价值的边界,比如所有这一切创新的好,还是建立在用户输入、在搜索结果页面上遍历你的提供的各种可能,然而新体验和价值的东西,再原有产品基础上怎么被重视,它也都是原有体验的补充、增益而不是替代性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头条这样的产品,以推荐引擎为基础,做到一定规模反倒能倒过来要侵蚀搜索原有地盘。提供完全不同的产品体验,并在这一点上建起系统性优势,进而不断横向水平扩张

    从支撑的商业生态看,搜索引擎这样的业态是个四方关系,搜索用户、内容供给方、搜索引擎提供商、广告主,这四者都是互为因变量,互相不断供给能力,实现价值转移,同时互相制约、保障体验平衡。

    换句话说,广告投放导致体验差,搜索服务商就会在这里取舍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的关系,比如大力发展网盟这样的,把垃圾广告投出去,别在自己的产品体验上。比如只有在月末、季度末、年末才有帮广告主消耗预算的诉求呀之类的

    新的机会一定来自于不同的技术革新或者产品形态的迭代,而这确实有很多小公司前仆后继地从不同角度在尝试。需求满足的垂直化、体验和交互方式的差异,都有优点又都有缺陷。

    因此,总结起来,我其实就想说的是这三点,
    (1)创新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局部微创新不会造成破坏、颠覆,
    (2)要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有颠覆性创新,而这个要充分利用网络效应的优势、技术进化的优势,
    (3)要找到边际成本优势的支点

    是在说搜索引擎,其实又不是说搜索引擎。你所在的领域的核心体验、核心价值构建是基于啥时候的啥特征的?就这一点而言,在AI、5G时代有没有可能因为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演进而带来巨大体验革新,其实我觉得很多领域都有,2C的尤甚。

    标签: , , , , , ,

    阅读《做一个搜索引擎这么难吗,为什么xxx还xxx?》更多内容...
    This Written at 十月 08, 2019 by loverty.   ,
    关于哈斯日志和自媒体的反思
    星期日, 六月 23, 2019
    在写作这件事儿,截至目前,我也是一直在坚持,也会持续坚持的事儿。

    但是中间有些周折和变化,最近一直在反思期间的波折和变化的因由、心路历程。用第三只眼的视角,审视这一路上走来的蜿蜒曲折,记录下这些故事,以更合适的方式,记录我们在网路上奔波的历程,分享哈斯的思考体悟和心得。

    一开始,在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喜欢研究信息技术最新学术研究和科研进展,所以经常会把自己看到的、摘录的、思考的东西,写成文章,在bbs上分享,后来有机会在blogchina、donews上注册了专栏获得官方的一些支持,写的就更有动力,坚持的比较久。

    后来BSP服务比较火,我就把哈斯日志托管在了水木清华的blog上,其实当时想法很简单,以水木的氛围和学术学生群的氛围,应该很难会触犯禁忌,但是实际上随后的内容监管、UGC监管渐紧,水木的blog服务停止了。

    当然这中间我一直同步把文章备份在blogger.com上,做数据保存,所以后来就选在,自己采购主机,用blogger做CMS自己发布托管。再后来就是,08、09年前后网站要做备案,独立域名的哈斯日志网站也关闭了。loverty.org还被域名贩子抢了,反过来问我要不要买,当时有少不了当时cnblogger圈子的朋友们的互相支持和捧场,哈斯日志GooglePR值能到六七的样子。

    这期间,我个人能明显感知的是,体验互联网新产品的兴奋度在降低,太多了各种微观创新的APP,用起来都有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太独特的价值,而且因为写作分享后获得的反馈交流的变少,是我动力衰减的一个动因。

    接着2010年前后,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大潮的到来。在此之前,我从2006年开始也就一直都用智能手机,那时候用多普达O2的水货586w,所以用手机发现、整理、记录和随时随地上网查询,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基本上是顺理当然的事。那时候,我还在大厂跟张东晨合作,谈下当时了几乎所有主流手机厂商的手机浏览器搜索内置。

    跑偏了,还是说回来。移动大潮来了以后,那段时间互联网的开放度自由度还是很好的。我也离开大厂自己折腾了个项目。这期间,基本上写做思考有东西就是跟自己创业相关的业务、产品和技术的思考,非常不大众化,也不太适合分享,所以那段时间几乎都是私有保存的状态。

    而此时另外一个碎片化思考和分享的产品,twitter、微博高速成长,我也开始把一些碎片化的思考简单写下就分享出去了,这两个平台,早期都是熟人和陌生人混合,所以分享的效率、交流的质量还是比较好的,现在没有成长为大v的我,基本上接近于自说自话。总体上感觉,交流分享的氛围会极大影响创作分享的欲望。

    到2013年的时候,微信上出了公众号,一种类似RSS订阅的机制,在腾讯强大的技术加持下,你写作的内容可以直接通过广播式分享到对方的IM微信客户端上接收,体验独特、有效率。刚开始开始做的时候,每天都得花好久时间在后台跟看了文章之后有想法的同学交流互动,而后我还做了微信群,把愿意交流的subscriber拉微信群,但是后面慢慢又没有动力,也仅仅坚持了两年多,回顾两年多的时间里,我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有这几个方面:

    其一是哈斯日志是什么?是我个人的日志、分享的我经历体验思考,而不是公众媒体,所以仅仅是我的个人态度、思考和见识,但是后来随着subscriber增长,也被渐渐有了公众媒体的愁。在微信上做自媒体,我算是较早的的一波人吧,当时粉丝上万,所以特别不符合某些人的口味的,就会在后台争吵或者对吗,搞的心累就拉黑。我印象中,同期keso洪波、fenng冯大辉也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而且比我严重的多。

    ​貌似微信公众号这种机制,其实不是blog形态,是个对话式聊天式的感觉,看到你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跟你交流,这个效率是比较低的,是个一对多逻辑,虽然归宿感好,但是效率太低。对比传统的bbs、blog、留言板、微博模式,交流分享、传播的效率相当高,多对多,矛盾纠纷就不会这么集中。

    其二的思考就是个人日志的定位,跟当时自媒体变现的风口相交,对我诱惑还是蛮大的。有朋友跟 我说,某公司高管指定他们新产品发让我写稿写评论,可想而知,这绝对会动作变形,带有利益关系的文字很难再说是客观的自我理解心得和思考。再加上我其实当时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都搞不完,也很少有雅兴分享自己的心得。

    其三,就是做媒体就要在乎传播,但是其实,以我的subscriber的量,只有同级别的其他帐号的阅读量的十分之一,这让我多少有点伤自尊,既不想迎合传播做内容,又不能接受小众散漫的内容,subscriber还比较多而阅读量太低的囧况。要不要考虑到底怎么选题,一旦走这个路子,就是为了不做自媒体而做哈斯日志?我觉得走歪了吧。

    其四,就是更让人挫败的内容敏感词扫描、原创文章识别这些,可能因为那个时期技术不太成熟,经常误判,搞得一篇发篇文章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在微信之后,也有几个自媒体头条号、百家号、网易云阅读自媒体平台等邀请,甚至帮我开通,但是基本上我判断自己已经走歪了,所以并没有踏上这条路。

    我不是对自媒体、新媒体有什么意见,我的哈斯日志,只是我的感受体验、思考、记录,和同情共识者交流互动的窗口,更多地是像我的沙龙,隔三差五地跟几个能聊个话题的朋友们交流分享一下,走向别处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新媒体、自媒体又有吧新玩法,vlog、私域流量这些的,审视我自己,越来越能清楚地看到,哈斯日志不是这样的,它还是我的自留地,种点花、养颗草,滋养自己修炼自己,跟能交流的人唠叨两句,这才是我的本意。

    从我自己出发,我希望哈斯日志是我自己的认知、思考、经验、体悟的记录和档案馆,这里可以跟能交流的人一起沟通。我常常反思的信息的流动带来的个人成长、认知提升、创新实践和进化,哈斯日志是我的足迹。

    在没有发布日志这段日子里,貌似也没少写东西,刚看了一下笔记本135条,我跟我自己对话,通过哈斯日志可以更好更多对话。

    标签: , , , ,

    阅读《关于哈斯日志和自媒体的反思》更多内容...
    This Written at 六月 23, 2019 by love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