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日志
纪录我们在网路上奔波的历程!
  • »新帖子
  • AI搜索引擎的兴起:挑战与机遇
  • 系统3:扩展和增强人类决策能力的关键
  • 决策增强与智能知识管理:人脑的第三个系统
  • 知识管理的算法
  • 信息知识管理技能
  • 碎片化阅读、海量信息时代的轻量级知识管理
  • 俞军和他的产品经理课
  • 为什么我们都对搜索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
  • 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头条不做搜索做什么
  • 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

  • Reward hasiblog
    AI搜索引擎的兴起:挑战与机遇
    星期六, 四月 06, 2024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AI搜索引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全新的方式解读用户需求,提供直接而精准的答案。AI搜索工具在不断进步,包括ChatGPT、Google Gemini、Bing搜索与Copilot结合形式、以及备受关注的Perplexity、You.com等。它们通过理解搜索结果集合,结合大型知识库和生成能力来提供类似答案的反馈。同时,Lepton AI开源RAG解决方案以及各种以方式开放的RAG形式产品,通过实时信息作为上下文,接入大型模型进行搜索和生成式AI能力的结合,不断推出响应搜索和信息消费服务需求的产品,例如Phind的代码搜索等。这些新兴的AI搜索引擎服务,究竟是对现有搜索引擎服务的挑战,还是挑衅呢?它们的优势和机遇又在哪里?以及,它们面临的问题和客服问题的代价是否足以支撑其产品和技术的成功?它们的产品和体验是否足以支撑其商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永续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作为一个搜索从业者、语言模型开发者和生成式AI解决方案创业者,我将从我的理解和认知出发,分享我的看法。

    新搜索服务的必要性

    传统搜索引擎似乎逐渐变得不尽人意。虽然每次查询都能获得一系列搜索结果,但其中往往包含大量重复的、不太准确的结果,常常被广告和SEO垃圾所掩盖,似乎变得越来越差,每次查询都能获得十个搜索结果蓝色链接,各种重复的、不太准确、充斥着广告和SEO垃圾的结果,都让我再次筛选和使用更耗时。

    相比之下,一些AI工具,甚至包括谷歌自己的搜索生成体验,能够直接提取这些信息并直接提供给用户,这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搜索体验。然而,传统搜索引擎在用户提出具体问题时,常常给出奇怪的结果,这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

    我尝试的所有AI工具,包括谷歌自己的搜索生成体验,都可以直接提取这些信息并直接提供整理分析,并给出有效的归纳总结。

    搜索引擎是多重功能的集合体

    对于搜索引擎,你必须明白,虽然许多人使用百度谷歌查找重要且不易得的资讯、知识、科学信息,也有数以亿计的用户更多地使用它查找他们需要的软件、文档、资源、门户网站、电商网站等特定网站,或者ip地址是哪里的、地址导航、产品评价和其他人关于特定话题的意见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百度搜索服务中,有大量的人们输入的查询词是“百度”,在Google搜索中输入关键词查询“Google

    所有这些可能成为“搜索引擎”产品杀手的AI搜索们,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它们能找到信息的效果如何。而是它们是否能够像搜索引擎一样全面地执行所有任务。在早期PM曾经讨论一个真实且当时觉得“无解”的问题,什么是搜索?基于每天研究分析以数千万用户查询的意图和目标的特别的搜索发烧友团队,几乎采用了穷举法和遍历法之后,最后选择了一个叫作“排除”法的方法来描述对搜索的认知,“搜索就是找到”。在搜索引擎产品的工作人员经常说“搜索需求”基本上寻址、资源、信息有三种类型的查询。

    第一种也是最流行的是导航查询,即用户只需输入网站名称即可转到该网站,这是搜索引擎的主要任务之一:带你到达目标网站。

    第二种,资源需求查询,找一个文件、找一个软件等,搜索引擎的任务显然找到有效目标,并最快速地抵达目标,获取对应资源。

    第三种,知识信息查询,在这个方面试用的AI搜索,有着非常明显的体验提升和优势。通常情况下,这类需求,包含不同的维度,按照阅粒的方法论,则认为事实、数值、经验、观点、历史记录等知识类需求,包括新闻、资讯、娱乐信息这种时间关的信息,这三类的不同表现在需求满足角度,也是知识探索发现的类别,

    探索挖掘查询,通常是某一topic的信息簇,包含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看法和经验等多种相关而不相同的信息,有些知识来自他人分享,有些来自历史上数据、档案等,这些是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而是学习过程的开端,还具备丰富的用户数据和深入的市场理解。这些正是AI搜索引擎可以发光的时刻。除了这个角度,LLM还可以实现跨语言文化的知识信息的共享和重述。

    AI搜索解决如下问题上“遥遥领先

    AI搜索引擎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查询,提供更加丰富和相关的搜索结果。它们在处理探索性查询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为用户提供深入的背景信息和相关知识,这对于学习和研究尤为有用。

    答案型查询,在信息查询中,一大堆结果,其实只有很确定客观信息准确符合目标需求,比如“如何在Mac系截图”,无论多少条结果、多少网站上有,其答案只有全屏截图是Cmd-Shift-3,选择截图是Cmd-Shift-4。

    参考型查询,bing Copilot,perplexity都在采用通过对特定、若干条有效参考信息交给LLM,进而来生成跟提问或者查询相匹配的回复,并给出和解释链接,这种综合分析,大大降低对搜索中10条蓝色链接、甚至更多结果进行阅读和整理的工作。

    跨语言文化的知识共享,AI搜索具有跨语言文化的知识共享能力,可通过多语言理解和翻译,跨文化信息检索,文化适应和个性化推荐,跨语言信息挖掘和知识图谱建设,以及语言普及和教育支持等方式,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全球化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

    AI搜索在满足这些需求上还有差距

    主要在这几个方面“知识库的更新”“事实性问题和大模型幻觉”“生成式结果的可靠性”。寻址导航类、资源类,目前可以通过垂直数据或搜索通过RAG引入到AI搜索服务中,类似Perplexity这样,通过提供专业准确的总结描述和清晰完备的信息来源、资源描述来实现信息的信任代理和资源推介。

    当你想知道某些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在满足用户查询、问询需求的时候,表现出不同的展示、交互形态,比如,“世预赛国足新加坡比分”的信息查询,“黄健翔怎么看国足新加坡比赛”,“北京空气质量”“北京天气”搜索引擎都能通过引入数据源,高质量准确地解决问题。传统搜索引擎产品经过近20年的迭代更新,已经深刻嵌入各种垂直场景和具体的需求对应的数据、知识库,他们能准确反馈,甚至会弹出一个小部件,显示其他统计数据和信息,比叙述性文本阅读体验好的多。

    基于目前预训练大语言模型为知识库的AI搜索,对于实时内容,如股价、体育比分等,是无法满足的,尽快他们也会响应回答,生成看起来合理的信息,但是事实上是不可信的,他的信息仅限于模型知识更新的截止日期,并不是实时更新的。

    除此之外,AI搜索还存在一个对知识的召回并不能完整客观地还原预训练语料的知识描述,所以有相当概率,无法准确还原信息本来在网页、文件或者书籍杂志上的呈现。

    再次,他们针对资源型的需求,更是无法具体资源和用户问题映射关系(至少目前是这样)。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AI搜索引擎在这对搜索结果帮助性总结,拓展性地引入新的知识锚点和提示,其体验和感受,大大超过传统搜索引擎产品的反馈。

    AI搜索引擎在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特定网站方面仍需改进。概括起来看,所有的知识性查询,询问大盘鸡的做法、咖啡配方、耳机防水等问题我们都能获得可靠、有效的信息,且体验也相当可信可靠。

    AI搜索引擎的优势与挑战

    AI搜索引擎的优势在于其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查询,提供更加丰富和相关的搜索结果。它们在处理探索性查询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为用户提供深入的背景信息和相关知识,这对于学习和研究尤为有用。然而,它们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知识库的更新、事实性问题与大型模型的幻觉、以及生成式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而诸如和Microsoft Copilot、Perplexity等信息获取和知识查询工具则变得越来越出色,我们似乎正在朝着一种新的在线信息获取方式迈进,甚至公司如Perplexity和You.com将自己打造成下一代搜索产品,甚至谷歌、必应等也在大力投资,认为AI是搜索的未来。

    实时信息处理的挑战,在提供实时信息方面,例如体育比分、天气等,确保搜索结果及时更新和准确展示是提升搜索引擎竞争力的关键。应该加强对实时信息的处理能力,包括更频繁地更新索引和实时调整模型参数,AI搜索引擎的准确性和更新速度仍有待提高。

    AI搜索引擎面临的潜在风险与问题

    推理算力成本高昂:AI搜索引擎依赖于大型预训练模型进行推理,这带来了高昂的服务成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技术上的创新,以降低推理过程的资源消耗,例如优化模型结构或使用更高效的计算架构。

    速度与准确性的平衡:为提升用户体验,AI搜索引擎需要持续优化搜索速度和结果准确性。这可通过改进算法和优化数据处理流程来实现,确保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搜索结果。

    用户体验和信任度:AI搜索引擎需要设计更直观、用户友好的界面,同时提供可靠的搜索结果。优化交互设计,考虑用户习惯和需求,加强对搜索意图的理解,以提高用户对搜索结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多功能化工具的发展:AI搜索引擎应朝着更复杂、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不仅提供搜索功能,还可以满足用户探索性查询的需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背景知识,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和使用频率。

    商业模式的优化:AI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需要考虑如何平衡服务质量与成本,探索更有效的收费模式,同时保证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不受影响。可能的方法包括不断优化付费订阅套餐,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以及开发其他增值服务来增加收入来源。

    AI搜索引擎在解决潜在风险和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才能实现其商业成功并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标签: , , , ,

    阅读《AI搜索引擎的兴起:挑战与机遇》更多内容...
    This Written at 四月 06, 2024 by loverty.   ,
    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头条不做搜索做什么
    星期二, 十月 08, 2019

    搜索到底有没有机会?(三)

     loverty 哈斯日志 1010月2日 搜索引擎 今日头条 字节跳动 bytedance 移动搜索

    这里说的搜索先做个约定,指的是以文本或者语音输入搜索请求,来通过产品和后台系统获得在大规模数据集合里返回符合需要的信息,表现形式可以是搜索框输入的形态,亦可以是语音输入等方式,并能够提供好的信息消费价值转换体验、当然能在信息召回,提供问题解决的信息消费闭环,则更有效了。搜索的核心价值是找到,围绕这个价值点延伸体验和衍生需求都应该是这个价值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几篇文章推送后,不少老朋友跟我交流的一个重要议题,比如推荐、语音助手、问答机器人是不是搜索,个人认为这都算泛搜索形态。所以,大家聊过之后普遍有一个共识,现在的搜索引擎的体验太差了,尤其是“找到”这个层面,而且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体验创新上没有张力了

    任何一个产品成为一个时代标签的产品,都是很多趋势恰好同时相遇,比如我们讨论移动互联网社交、通讯、移动支付、推荐引擎、本地生活、出行通勤服务,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趋势的价值,智能手机的大幅度降低使用门槛、价格降低极大增加了人群的覆盖、同时为此支持所构建的3G网络基础设施到4G网络基础设施的演进、手机上网资费的大幅度的下降,这些事情基本可以说互为因果,并不能单一地说,因为这些公司的产品做的好,就带来了称霸一域的机会。体验做的比别同期其他产品、公司强,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这一切加起来恰好才使得这一创新和体验驱动的大规模落地形成了这个时段增长的引擎。这段述说,主要是想说,搜索在这个阶段是个从属者、享受了红利,并没有因为体验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新的价值增长,这是一个客观现象。

    搜索进入到移动时代,基本的用户覆盖一直在上行,却没有形成在移动上统一搜索入口的品牌、路径和习惯。百度是PC的搜索品牌形象在移动上平行迁移,目前在手机上用百度搜索恐怕你已经在潜意识里有一个界定,就是找网页,这个是相当solid而且规模很大的一个需求。然后更有商业价值的流量在此进入搜索类产品之前就被分流走了,比如去了垂直APP、比如去了微博、头条、微信和知乎,去了电商交易、旅行、通行、本地生活服务APP。

    PC时代搜索引擎相对单一入口,比如搜索门户、浏览器默认,所以搜索行为和流量的收敛更容易,而移动时代这种变化则是颠覆性的,移动APP都是屏幕独占、移动APP从数量上讲,已经接近500万个了,哈斯日志前一篇文章提到了,中文网站数也大致相当,算各种封闭生态的各种号微博号头条号公众号、各种快应用,移动时代创作和内容承接的题要丰富的多的多,PC才时代才多少生产者,移动时代这个规模大大增加。但是移动时代到底有没有找到一条信息的全部副本集的、对信息的丰富有强烈的需求?用户搜索一个信息,你给他返回说,在N个APP找到了N个跟这个词相关的结果,我个人使用感受来说,没有这个需求,我只需要找到即可,2017年Q2团队几个小伙伴做过一个全局搜索,把web content做结构化展示直接在手机搜索直接召回信息本身,测试体验和数据效果还可以。


    概括一下,在移动搜索需求体现出几个明显特征
    (1)对精准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曾经做过 一个分析,前3条搜索结果满足95%的占比很高。
    (2)入口更随意,以方便为准 ,反正对那个框里能够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其实在进入APP的icon这个层级已经有了区分和取舍,缺乏统一入口和强势品牌入口影响。
    (3)穿透APP里的内容和数据,建立统一搜索方式获取消费内容的入口,可能是长线大一统的根本路径。我曾经尝试过,并没有显著成果。最近听说一帮Google的同学出来创业做这个方向。

    今天的话题主要想聊聊,今日头条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节点,明显不是一个强势增长的领域,头条倒是大规模投入资源进入这个市场?头条为什么必须做搜索?搜索市场作为存量市场的商业价值增长支点在哪里,效率能不能更高。

    1  在移动时代不一样了,搜索几乎成了所有有一定规模的内容APP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基本上你看到一个类似搜索框就可以去搜索。尽快能力和效果良莠不齐,但是对用户基本上已经形成一个客观引导和认知,手机设备上,并没有唯一搜索入口和路径约束。

    搜索入口碎片化,与用户使用搜索行为之间在互相教育,最后形成的是在移动上,去通用搜索里搜的行为集中度变低了,用户对品牌化搜索产品的诉求需求更离散,基本变成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去搜索。另一个角度上,浏览器APP、系统搜索框又从底层在侵入。

    2  通用搜索引擎产品是一个趋于成熟期的产品,换句话说,增长空间、用户价值、市场价值都是可以伸伸脖子就能看到峰顶的状态,而手机上搜索流量主要分布在,国内目前每天承接搜索量较大的入口,百度、手机厂商浏览器默认、各大手机浏览器、微信微博和头条这样的平台级应用、手机负一屏和全局搜索入口等。

    市场进入的新玩家提供可类比的产品体验的体验差异、支持体验的成本、用户访问的生命周期商业价值也都不会有明显的优势。当然,如果产品体验差异明显、价值替代能力强,其实还是能做到更好的体验的,更好的体验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值产出,从获客成本到生命周期价值角度来衡量,粗略的算了一下,Google人均季度内单个用户的生命周期商业价值贡献也就只有百度的6倍,而总收入差距放到了10倍,这个差距被放到了更大。

    所以,作为市场后进入者的头条能不能找到这一差异化价值替代能力强的着力点,如果头条搜索只是百度的全网搜索的另一镜像版本,这个价值是不够的。在上一篇比较文章中,我提到了,头条搜索的价值落脚点,可见范围对标的还是偏向于微博搜索,对资讯、热点、八卦和消遣性信息的value,并不断在这个层次上拉大价值差异度,但是其实蛮难的,从内容创作生态来看,微博的内容生产、内容稀缺程度还是要略强悍。

    3  头条宣布头条搜索市场化说明他们自认为准备好了,这个准备好了包含产品、技术研发体系、商业变现、内容生态、流量生态。这一点在这个话题的有大量公开信息。搜藏上我也建立了一个小组专门分享这一主题的信息、资讯和数据,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

    4 从各种第三方监测数据来看,搜索更像是已有流量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挖掘、是个衍生商业能力,而不是用户需求或体验的补充,至少目前做到用户覆盖比微博的搜索用户占比还是略低。

    5 我其实叨叨那么多,头条为啥还非要做?换个思路想一下,如果头条不做搜索做什么。众所周知,广告、电商、游戏和互金(小贷、理财、众筹、保险、虚拟信用卡等),是目前规模化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今日头条或者大部分toC的产品,通过产品化低成本获取和积蓄流量池,在此基础上做商业变现,能做的也就是这些,而信息服务和社交又是最底层需求广泛人群庞大的用户产品的底层逻辑,以这种方式搭配组合实现变现或套利。

    所以从头条APP是一种新闻资讯APP,过去三年的用户覆盖、时长以及活跃度来看,资讯浏览已经先达看到山尖的状态。而在这个技术上,把流量洗到一个新的增长型、或者收益更大的模型上,进而不断在流量基础上挖掘更大的商业价值,才是下一步的重要诉求。我就是说,通过头条极速版再把低价值信息消费(这里专指非效率优先的消费需求,不要过度解读)人群再分流一次,通过搜索、浏览的加深和衍生、延长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贡献,在这上面做广告游戏电商金融的商业化转化。

    所以头条聚焦于浏览和搜索上主题聚合,来衍生用户的访问路径深化和时间的延长。聚焦于把聚合的信息簇社区化,比如加入主题小组、加入搜索,都是在某种意义上去衍生单个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与其他的搜索产品相比,走的效率优先的产品价值导向不同的是,头条更倾向于用户使用的碎片化时间,更多的时长、更多访问Pageview贡献。

    6  那么搜索市场作为存量市场的商业价值增长支点在哪里,效率能不能更高?这个要从两个角度看,搜索跟推荐的互相替代的临界体验点在哪里,头条系产品,其实都是典型打碎片化时间和娱乐消遣为主,这一点跟搜索的价值导向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是矛盾的,推荐并不是以用户效率优先,而是时长优先,而搜索是找到目标的效率优先,所以搜索又很难形成所谓的碎片化时间来刷一刷的诉求。

    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微博信息的时候不是发timeline为主要停留,而是以热榜、以各种场景化的聚合来形成landing和转化,也是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碎片化时间的使用上,目前在社交通讯上,微信和朋友圈,其二,是游戏。前几年我做社交产品,当时做过一个研究,其实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可以按照时间区间切分,可能会对用户心智的侵占会更有效,比如5分钟时间看啥?在微信上打打小游戏?10分钟以内的王者荣耀、比如20分钟的刺激战场,这个是没有严格意义的论证,只是根据我和身边的人群的工作情况做的简单切割,对效率优先的人群这样的判断才有意义。

    其实对于没有严格意义的效率追求的人群来说,这种判断是没有意义的,对没有效率要求的人群而言,陪伴、关注、互动才是主要需求,泛大众化市场上的自上而下的广播、自下而上的关注、围观才是常态,这也是微博在调整内容生产生态策略以后带来的第二春的重要原因。

    7  稍微了解头条团队和他们做的创新尝试的情况的人都清楚,其实头条从业务基本盘,产品形态覆盖几乎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所有主流产品形态,尽快你熟知就那么几个,是大部分你还不知道而已,或收购后持续发展在垂直领域独占一域,或者在垂直人群、细分市场已经有相当影响力,而大众市场则还默默无闻,在头条系的产品矩阵,用户覆盖范围已经超过我们的了解。

    而金融、财经貌似因为互金规范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而客观上能形成规模化收益增长的就只有游戏、直播、广告--当然这个广高的增长基本上都不是传统的搜索广告中小覆盖为主,而是大平台比如阿里京东的广告的用户群触达。所以,搜索是支撑头条商业收入上一个台阶的重要承载。

    另外一点,就是头条系APP能够触达的流量里,用户的识别、广告重定向的水平及商业变现的效率是能做到比同类竞品更好的效果的,头条sdk在优化的行为去获取用户、设备识别上很强,加上优秀的算法,另外还因为头条的广告生而为了移动转化,所以效率要比传统的广告联盟的变现能力要强。这个是头条广告联盟的伙伴们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

    对比其他搜索厂商,还在花大量时间引导客户投放物料移动适配相比,Google的ads升级、阿里妈妈、百度广告联盟都是在移动化上做了很大优化,这既是契机又是包袱。这一点上,头条可能略占便宜。搜索流量是变现效率其他业态变现效率更高的玩法、规模化能力更强。

    8   头条现在做搜索很明显是比切入其他领域收益价值更大的事情,严重怀疑头条弄一堆SNS产品其实是烟雾弹。

    9   移动搜索还是个流量生意,核心竞争力来自对路径的效率,而这一点又是厂商和搜索引擎服务商博弈的一个重要点,厂商以为自己也能 做个搜索, 搜索厂商更夸张,为了拿下厂商的默认流量,几乎这些流量上的收入全部给厂商、甚至有些还要赔钱,那结局就像房地产泡沫。

    手机厂商终究会明白,只有一个APP搜索应用下载的需求+浏览器默认搜索应该不太能养的起搜索投放变现、广告销售体系这一摊。(当然你可以嘲笑我,5年前,厂商力推自己的应用市场的时候,搜索厂商和应用商店平台也是这么想的,呵呵)

    搜索厂商也迟早会明白,早把自己变成后面的数据服务公司、算法SAAS服务才是坐地赚钱的正确之道。现在错位到各自都想成为这摊生意的controller,这种争霸的思维使得商业市场的money test的价值在被稀释摊薄,更难以形成规模化优势、难以以体验的平衡来协同增长。

    10   跨APP搜索里边的内容,形成更广泛、多样的内容覆盖,而不是有用PC web上网页内容来填充移动搜索的体验,这应该是有巨大期待和共识的一件事。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快应用联盟、小程序生态等这些部落之间的准签机制,实现内容消费的体验最优化,作为网民,我有需要我也强烈期待。头条搜索不是干这个的,厂商负一屏搜索有这样的价值。总体上我的观点是,搜索业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依然能够获得较高的变现能力,但是这种姿势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延续,必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获得更高商业附加值的获得。

    标签: , , , , , , , , , ,

    阅读《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头条不做搜索做什么》更多内容...
    This Written at 十月 08, 2019 by loverty.   ,
    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

    搜索到底有没有机会?(二)

     loverty 哈斯日志  9月14日

    本篇观点 ,移动搜索还是一个增长的领域,搜索真正移动化,能否服务于用户的场景中的信息获取、信息消费决策和问题解决,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承载,而PC搜索的移动化则是一个过渡态。

    上篇文章有朋友问题了一个问题 搜索的优势长尾优势为什么在慢慢消失“,说这个现象说明搜索技术的退步吗?

    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一现象是因为技术方法、资源规模、用户预期这三者之间的偏差:

    其一,技术方法,搜索引擎现在普遍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来排序,除了传统的tf-idf相关性计算、超链分析权重分配之外,引入大量靠算法和算力来动态建模相关性的机制,而后这种方法一方面依赖标注语料、一方面依赖用户的行为反馈,前者规模有限而后者在长尾的查询上上反馈有限,所以搜索体验本来就比较好的关键词体验会变得更好、体验本来不太好的只会变得更差。


    其二,资源规模也是一个大问题,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网页集合规模上召回相关的内容的算法和工程技术复杂度、资源消耗完全不同的。而低体验反馈价值的查询,也不是这些公司关注的重点,他们更关注热门。




    其三是用户预期,此前用户一直预期是能找到,搜索引擎的核心价值就是找到。找到且能消费这个信息或者资源,这是个更高级更重的命题。今天貌似能找到,却不能有效地、便捷、安全地消费。比如找到一堆垃圾页面、或者找到了软件的下载地址是个假的,下载出一个带病毒的软件安装包,重装系统都快要变成必备技能。

    相比于搜索产品这一点,垂直服务的网站或者平台、APP,其找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强大的多,比如,找打印机驱动的时候直接到某软件下载平台 、找电源直接到电商平台 、而VPN则直接到官网去下载了,因为搜索中VPN都因为各种原因屏蔽了,所以搜索平台也只能粗放地屏蔽这个词。

    从这个角度看,搜索更在信息消费、决策支持这个环节没有进化到足够好。其价值链自然随着信息化渗透的深度而衰减,从长远看一个通用搜索产品需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用户场景里越来越弱越不可依赖、越可有可无。


    貌似不是搜索在退步,而是搜索的进步速度比垂直平台闭环进步的速度慢,在被整个互联网进化速度碾压。从移动互联网开始起步,3G时代新闻消费比例就是比搜索消费占比高的领域,而搜索对自己的定位依然是找到参考网页的导流模式,而不是进入用户信息消费、问题解决的闭环。这个定位差异使得搜索和用户互相逆向淘汰,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不来搜索了,且搜索能解决的信息消费范围被大幅度压缩。

    这在PC时代亦然这样,只是那时候门户和搜索没有二合一,在移动信息消费成熟期的今天,百度、今日头条等各个平台都二合一了。


    今天的主题是想说,移动互联网上,新闻和搜索这类信息覆盖率还是仅次于通讯之后,前者负责的是人跟世界的连接,而后者则是人跟人的连接,理论上空间更大、还有相当服务的增幅空间,从2017年至今,一直说的消费互联网见顶,就是说人的网路覆盖率到极限了,但是从信息和信息消费场景、信息消费到问题解决的连接上看,还远没有,还有巨大空间,尤其是随着信息规模的扩大、信息部落化分割的严重以及用户信息消费的诉求的增加。

    目前调查统计数据来看搜索是一个仅次于通讯的大产业,是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规模,从用户覆盖上来看增长的空间也是有的,绝对用户数增长数值较小(但是还有千万级的增长),而且从人均使用频次和时长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与Google相比,日人均使用次数低一倍)




    如下,2001,2010,2018三个时间区间上,CNNIC的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需求分布调研报告,老玩法,分享后台发截图,给你全部素材打包下载,哈斯日式使用搜藏小秘书已经整理好的信息,节省你一手信息采集的时间。





    从另一个角度看看搜索本身对比增速变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下沉,而搜索本身是个有一定使用门槛和难度的应用,如果能通过产品技术手段,大幅降低使用门槛和难度,这部分的增长尤可期。


    搜索是第二大应用,从日活水平来看还有更大空间,如果手机代替PC成为个人效率工具、学习和探索世界工具的话,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则是承载了更多的期待。


    最后一点,用户在移动上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消费网络,明显local base、社交节点信任背书的逻辑,要被PC时代浓烈的多。从搜索上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和人们通过网络信息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

    -跟踪事件、人和热门新鲜事,以娱乐、轻松为主要诉求,微博、抖音这样的平台。以关注自己生活和周边的时讯热点、信息资讯(商业、人物、企业、政企、金融投资)等信息,则以来各种垂直APP。

    -解决问题,消费信息参考,知识性、经验性信息的参考,搜索是刚需,只是这种需求来的时候也不会异常猛烈,而且这种需求非要跟教育、知识关联的话,他也是知识的碎片化存在,充分满足随需随调用。例如,新知识和老经验,在美食、旅行、体育、购物体验、游戏攻略等,

    -资源,典型的关注体验闭环和问题的解决:音乐、影视综艺、商品购物、APP下载,

    -本地生活服务,以地理位置为关键因素的服务搜索、消费决策、交通导航等。

    -高权威度依赖的医疗健康资讯、疾病问诊医生医院门诊知识、康复经验、健康成长权威信息等

    -找人,人的动态、观点信息等,从CNNIC的搜索行为报告上,我们更能发现,从互联网之初期到现在20年间,用户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互相驯化产生的差异。


    2017年7月份一个分享,搜索产品核心价值一定是帮助人解决问题,如果盲目随波逐流到“没事看一看”这就太扯了,没有谁没事去搜索看一看,有事搜一搜则需要你帮我更简单的搜。


    无论怎么驯化,用户的需求的本质一定是追求更好体验、更高的效率、更可信赖的确定性,而那些靠荷尔蒙驱动的、没有价值贡献的体验,终究会湮灭,而搜索这种天然跟需求和价值匹配的产品会长久发光,只是今天姓李明天姓赵罢了。

    标签: , , , , ,

    阅读《搜索产品市场机会探讨》更多内容...
    This Written at 十月 08, 2019 by love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