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日志
纪录我们在网路上奔波的历程!
  • »新帖子
  • 从产品到商业构造的逆向思考2014-06-08
  • 从通讯拦截软件看中国人的社交观2014-06-17
  • IOS系统备忘录怎么同步到evernote2014年06月05日
  • IOS备忘录如何同步到安卓手机?2014年06月05日
  • 当web技术遭遇移动互联2014年09月08日
  • 安卓系统垃圾软件识别的方法2014年06月08日
  • 产品经理跟魔兽学:在产品中嵌入社交因子2014年09月23日
  • 产品经理跟魔兽学什么--视觉表达与形状的交互传达2014年02月14日
  • 阿里诉葛甲案的随想2014-09-24
  • 我所理解的用户体验2014年11月01日

  • Reward hasiblog
    内容与搜索的协同生长2014年05月21日-哈斯日志
    内容与搜索的协同生长2014年05月21日
    星期日, 三月 26, 2017
    问题的起源是这样的,很早之前一个朋友跟我聊微信的搜索。如下,这是我针对这一番问题的思考。

    我们能看到,网络作为基础数字化信息传送通道,其信息承载形态的在不断的演进。20年前,信息的存在态是文件、代码路径,到后来变成了web网站、目录、页面。无论是从网站分类目录索引,还是网页、甚至页面内容的片段关键索引,再到实时信息流,微博、twitter、facebook、朋友圈的“状态”信息文本、图、音视频,以关系索引。信息的存在形态变了,除了本身人和数字化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变化,根本意义还是数字化世界在对物理空间的渗透和进攻。探讨这个晦涩的话题,试图分析信息寻路、导航演进的各种可能。

    开放态的内容分布,内容在哪里搜索就在哪里

    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信息内容都还不是以web html方式来呈现,各种文件和格式的数据单独存在于本地的服务器上,这个时段时间区间,ftp\gopher搜索因为能帮人找到相应的资源,因而成为那个阶段的人们的信息搜索和信息获取方式就是这个类型的搜索引擎。【输入“搜索产品进化”可获取相应老文章的推送】

    到后来网页、动态web内容越来越多,因为web生成的技术越来越低门槛,生成动态web的效率越来越高,找到更多更有趣的内容,就成了内容搜索的技术命题。虽然技术突破并不是来自与搜索技术演进本身,而是硬件服务厂商为了秀硬件处理性能而做的秀,竟然成为改变信息传播和人类知识、信息获取,甚至生活方式改变的一次演进。【输入“搜索引擎发展史”可获取相关文章推送】

    这个阶段基本集中在95~2002年。这个阶段,搜索引擎需要数据来提供搜索的料,也许要更广的遍历和更大索引容量来体现技术能力、提升产品体验,所以内容在哪里,搜索引擎的spider就追到哪里。这种追随虽然是相得益彰的一种配合,但是客观上搜索引擎处于弱势地位,抓取的频度、网站负载等问题,很容易直接引起内容方的屏蔽。

    半开放态的内容,搜索在哪里,内容就去哪里

    从一般web到后来,大量UGC,所谓的web2.0阶段,信息开始超海量模式急剧增长,有些社区开始构建封闭内容体系,希望通过这种业态来构建完全封闭的内容体系。这个阶段主要是2003年之后,诞生的众多产品,比如linkedin、facebook,目前还能保持生存的今天都是巨头,没有挺住挂了的先烈们,例如著名的blog内容生产工具blogger.com(哈斯日志早年的CMS后台)、tribe、friendster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国内倒不是建立封闭生态体系,而是体现内容传播、社区价值和性格塑造,以及这一系列过程中,自我成长、商业化以及与搜索引擎的竞合,进而导致产品的跃进、退步、乃至衰败。典型的产品就是天涯、猫扑、豆瓣和贴吧,这些社区见证了一个时代,互联网内容的生产的去中心化,网络文化的强大生产能力,网媒对于品牌塑造和影响力的达成,竟然也可有如此的高度。

    在往后就是07年以后的,校内网和新浪微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搜索引擎跟这些平台的角色谈判中,都处于这样一种僵局,搜索引擎认为我是流量、注意力、用户的输送之源,你们在我眼里都是内容。而这些内容平台却觉得,哥是封闭生态,以隐私为由不会对搜索引擎开放任何索引到我的机会。在我的看来,这又是错过了一个好的竞合时代。

    虽然我们后来都看到了,新浪微博、人人网对百度已经开放了他们的部分内容的索引,启示已经是到了他们需要搜索拉新用户的阶段了,而不是与搜索引擎如何探讨的共生共赢关系。你可以跟我举例说,国外的twitter跟Google也没有能很好的合作下去。这个是。但是这个给我们看出更多可能性,不是吗?

    举个栗子,我们做过一个数据分析,针对一个公司、商品网站网页,用户在搜索结果页面的点击通常分布在概要介绍、详情介绍、最新动态、合作及联系方式。这从网络上个体品牌塑造上来看,如果能把网站、微博、社区论坛评价、网店信息进行整合,这个结果会不会很意思?虚拟人格体的实时表达,法人实体的介绍、用户体验与反馈,合作交易柜台。这样一条结果对传统的结果信息体的改进和提升,从点击效果上影响巨大。----我不是说百度品牌专区该升级了,哈哈,只是在说明我之前的一个试验的表达出来的可能性。


    封闭生态内容,有生产没传播,如何搜索

    而今天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只有一度传播,所有传播和影响力达成必须按照规定路径玩,就是公众帐号,这些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模拟了失控里描述的一种“像风一样四散”的模型,用咱们土鳖点的形容,更像是泼出一盆水,真正传播的效应非常低,完全取决与一度关注者的数量,而这个数量对于300万个公众帐号而言,有量的显然是少数。

    而这种深加工(原创、摘要评论、筛选与聚合)的东西,就是很好的内容,本身是应该有更好的传播模型的,就是应该跟通用网页搜索、微博这种内容传播媒介深度合作去传播,这是现在不爽的地方之一。

    另外,就朋友圈这种一度关系动态“moments”从社交意义表达来看非常有趣。其信息态意义,只有跟特定的人关联且跟特定的reader关联--关系,这个才有某种信息--时间、空间---构成信息表达。

    虽然现在有很多微电商、微营销、有很多段子、更有很多美图、很多鸡汤--我偶尔也发,刷下存在感,这些信息只对想看你的和你想让他看到那些人有意义,信息的意义已经抽离了信息表达本身。信息及传播彼此从时间轴上有意义,但已经脱离信息体本身,他们彼此没有关联。因此,从产品技术上来看,仅仅是一段字符串,这个缺乏被搜索的价值。

    反而是通过这些数据所表达的要素之间的耦合,主体与时间、空间的相遇,从统计意义或者关联解读上,会有更大的想想空间和存在价值,这部分也一样是以搜索的逻辑和轴线,整合和分析信息内在的关联,信息就不再是一种表达和呈现,而是存在态和可能。这是搜索的长项,构造数据之间的强弱链接以及,以及以连接的数理特征表达潜在的机会和可能性。搜索的表达就成了以主体(表达者、浏览者)的视角解读。

    This Written at 三月 26, 2017 by loverty.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