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出息的人,才总在同一个坑载两个以上跟头。所以不断的自省自励是重要的方法。这也是自我认知的基础的东西。自我认知---这是很多个单篇的话题。
今天就主要谈谈如何记录自己的成长脚步。既然是记录,通常我们要清楚什么事情。其次,既然是成长的方向,我们就是有一个基本认知,不抱怨、解决问题、往前看。
事实上一个事情的发生,通常会有这个事情发生的本相,而这个本相又被所能看到的、了解的人感知和理解,本身已经对这个本相蒙上了主管色彩,他们针对这个事情的感知和理解被进一步加工传递,之后再被信息受众再消化理解,所以通常,记录和理解都是有一定主观倾向。
所以你面对你们每天的工作生活自省,一定要尽量跳出自我的利益和情感的影响,尽可能的分析事情本源和真相,而不是纠结在摆脱自己的责任、降低自己的负面影响,而是尽量立足于思考这个问题以后面临该怎么解决,怎么免自己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没有错误和不足,是否有什么进步和收获,而这些优秀的东西是否能够被复用和继承下去。总结反思和记录,无非是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的得以复用、优化和继承,成为一种方法,我们的身体和行为每天都在发生着同样的模式,通过行为反馈迭代进而形成生物记忆、形成习惯。
总结和记录一般要有几个要点:
(1) 记录什么,
其一,有问题及问题的解决;通常是什么问题,内涵外延,怎么分析思考,怎么解决。解决后之后怎么评价和check。这一case的收益是什么。
其二,时间消耗和收益正相关的事,每天没有收获是一天,有哪怕一点点收益也是一天,所以,争取让自己的每一天的时间都不被白过,哪怕一点点收益;
其三,无解的困惑或者思考;对我来说,经验的东西还是太少,尤其是对于商场的利益纷争的你死我活实在理解不了,所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比如陌陌上市风波。因为我总基于善意看待一切,为此也吃过不少亏,当年人老伙伴都知道吧,2012年9月那朵奇葩恶心事。
其四,不同角度差异化观点和见解。跟我见过面的人都知道,我跟任何人谈事儿总是手不离手机,从2010年底,我就这样,所以基本上见面,我都先给聊天的伙伴说一下,我不是在玩手机,我是在记录他的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看法,现在依然如此。2010年以后哈斯日志备案问题,搞的我也没兴致维护,所以就转在evernote上记录,有些东西会创建组小范围分享,比如ued、行业研究相关的东西只记录小范围分享,至今我在evernote上有900多篇,在有道云笔记200多篇,微信公众平台200多篇。题图是我2014年1月份整理十多本手写记录本的时候,当时拍了一张图。近几年基本手写的已经很少了,都是在手机或者电脑端来完成的。
第五,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找到某个非常稀缺的资源,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而这个技术问题的发现和分析过程值得思考和记录之外,最后的解决方案发现的路径也是值得记录的。
第六,就是信息点了,这个你们都懂的,重要的信息层面的记录。
(2)什么时间写
从形式上规定自己必须做这件事,这个很简单,这就是个生物反射,最多21天就会形成习惯。我的习惯是上午和晚上睡觉前,因为我工作的地方离家足够远,所以路上我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上班路上会考虑今天,这周,这个项目周期,这个月,都需要做什么每个事情是怎么衔接,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可能会面临什么问题,接下来会怎么着。想清楚了,记录很容易,我通常就是系统的备忘录、evernote、有道云笔记。
每天晚上都会梳理今天重要的事情进展如何,进展的事情进度跟下一步节点匹配程度如何,下一步需要去做什么。而这部分会聊聊几十个字就能描述清楚。
当然,你会说这更像是项目管理和时间管理的事情而不是什么记日志。这又回到开始这个命题之初,你从个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进步去看的话,正是符合这个命题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有很多管理工具可以辅助你做项目管理、日程管理、知识管理、甚至将三者打通,但是事实上也是就是一个信息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或者时间计划管理,而不是一个个人成长工具。在5年前,我曾经尝试把calendar和日志结合起来的使用方法,在Google calendar尝试了几个月,最后放弃了。哈哈,有些东西天生就不是干这事儿的。
所以从个人成长角度,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写日志,哈斯日志的slogan,记录网路上奔波的历程,(:
(3)什么不写
通常情况下,如果说写日志,标准叫法是日记,我们小时候都干过嘛,流水账,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前面描述了记录什么在你的日志里,这里在提几点,不需要记录的东西:
a.生活琐碎性的事务,
b.不具有典型意义的事,非常偶发,
c.给自己的认知和成长带来不了参考价值的事
切忌为了写而写,久而久之会枯燥乏味。
写不是目的,思考才是目的,思考了并能带来行动上的变化和升级才是目的,这是个体进化的必然之路。
不抱怨、解决问题、往前看,你能每天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由此带来的愉悦!
------------------
预告一下,春节前后,我会启动互联网相关创业失败项目研究,如前面“优菜网”等类似(输入优菜网可以看到这个案例分析),希望能研究的更深入一些。如果有兴趣可以一起,微信:hasiyy,成功的公司都在讲高大上的道理,而这些基本上和我们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沾不上,他们都是正好赶上风口的猪,而哪些还在找风的和被风吹的摔死的,到底为啥就没那么幸运,后继者是否可以借鉴和参考一些东西,规避一些“不幸运”呢!
如果你是创业者,欢迎来吐槽。
|
发表评论